原标题:法国技术明珠港股配资,要被中国摘了
原创 刘程辉 观察者网
►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
“法国的技术明珠可能会成为中国的猎物。”中国公司并购法企,让法国学者五味杂陈。
法国《世界报》(Le Monde)7月10日报道称,近期三家大型法国公司相继被中国资本收购,分别涉及化工、汽车和能源等法国关键工业领域,表明中国企业正加快进入欧洲市场的步伐。
法国业界人士称,一旦国家层面未能对困难企业给予针对性援助,这些企业一旦陷入困境,往往只能依赖中国买家,随着中美之间贸易战的持续,这一风险可能会成为结构性问题。
今年4月,中国化工巨头万华集团通过其匈牙利子公司宝思德化学(Borsodchem),收购了法国化工旗舰企业康睿(Vencorex)的特种异氰酸酯业务,此案已获法国里昂商业法院批准。
随后在5月,总部位于苏州的电路板制造商东山精密(DSBJ)斥资1亿欧元,拿下法国汽车零部件承包商GMD集团,该企业在法国拥有十几家工厂,为雷诺和斯特兰蒂斯等汽车制造商供货。
几乎同时,经阿尔比商业法院批准,中国万润集团成功拿下法国氢动力公交车制造商萨夫拉集团(Safra)。
法国化工旗舰企业康睿(Vencorex)位于蓬得克莱的化工厂
这几家法国企业无一例外都陷入了困境,要么负债累累,要么处于司法重组阶段。《世界报》感叹,它们作为法国化工、汽车和能源这样关键工业领域的代表企业,如今就这样归入中国旗下。
根据法国财政部经济事务司的数据,中国在法投资从2010年开始增长,2010年至2017年间,投资规模增长了十倍,2017年达到150亿欧元。在新冠疫情后的复苏阶段,中国在法投资依旧活跃,2023年达135亿欧元,同比增长5%。不过,2024年的投资有所下降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国采取了保护本国工业的相关措施。
“近年来,中国在法国的投资有起有伏,”法国国家工艺学院产业政策专家奥利维耶·鲁昂西(Olivier Lluansi)分析,“2024年投资势头有所减弱,但最近几个月又有所回升,尽管规模尚不显著。中国主要的目标还是进入整个欧洲市场,而法国并非其首选门户。”
虽然中国位列对法投资国家前十,但根据研究机构Trendeo的数据,2020至2025年间,中国在投资金额及企业收购方面仅居第八位,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英国。
Trendeo创始人大卫·库斯克(David Cousquer)指出:“很难说中国有一套针对法国企业的系统性策略,但可以看出,中国在法投资已有所演变:从早期对法国企业的参股和中小规模直接投资,转向更宏大的项目。这类项目原本更多集中在中东欧地区。”
近年来,中国企业向高端化升级的一个典型体现是在能源转型领域的布局。例如:2021年,中国远景集团在法国北部杜埃投资20亿欧元建设电池工厂;2024年,中国锂电池制造商厦钨(XTC)与法国奥拉诺(Orano)合作在敦刻尔克建设锂电池正极材料工厂,投资15亿欧元;同年,中国光伏企业一道新能(DAS Solar)还宣布将在杜省投资建设太阳能组件超级工厂。
法国矿企奥拉诺(Orano)
截至目前,根据法国商务投资署(Business France)的数据,中国企业在法国设有约900家子公司,雇佣超过5万人。这些企业多为大型财团或国企,其中包括复星集团,已涉足法国旅游、奢侈品和食品行业;锦江国际则投资了雅高和卢浮酒店集团。电子领域,清华紫光收购了法国芯片组件厂商Linxens;中国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也活跃于法国金融领域。
尽管如此,法国仍不是中国在欧洲的优先合作对象,相较之下,匈牙利更具吸引力。自2023年以来,由欧尔班执政的匈牙利吸引了44%的中国在欧洲电动车领域的投资,涉及比亚迪、宁德时代和华友钴业的多个项目,超过德国、法国和英国三国之和。
《世界报》称,法国越来越多企业陷入困境,可能会刺激中国加大并购力度。法国已划定了一批被视为敏感的行业,若外国集团要收购这些行业的企业,需事先获得批准。除了国防和核能领域,这份清单还包括电信、公共卫生、交通、信息技术以及关键原材料等领域的投资。
“法国的一些技术明珠可能会成为中国的猎物,尤其是国家未能对困难企业给予针对性援助,比如未能动员法国储蓄建立收购或投资基金,这导致企业一旦陷入困境,往往只能依赖中国买家。”奥利维耶·鲁昂西说。
文章担忧,随着中美之间贸易战的持续,这一风险可能会成为结构性问题。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大幅加征关税,这必然会迫使中国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其他地区,欧洲便是其中之一。届时,这个亚洲大国可能会倾向于在更多欧洲国家布局,销售商品。
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2%,而对美国出口同期却暴跌34.5%。各欧洲国家间的增长却不均:荷兰增长7%,意大利仅增长1.85%;但德国增长21%,法国更是大涨24%。
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,这一增长涉及多个产品类别:纺织品、金属制品、机械、塑料制品等。
实际上对于中国投资的所谓“担忧”并非最近出现。早在2018年就有德媒渲染称,中国投资者在欧洲大规模进行企业并购行为,尤其是一些在相关行业具有领军地位的重要企业被中方收购,令政界和经济界不安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强调,经贸投资合作是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,合作成果有目共睹,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。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并购是正常的市场行为。
“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。希望欧方客观对待企业的商业行为,本着互利互惠、共同发展的原则,为中国企业在当地开展投资活动创造良好氛围,促进中欧经贸合作健康发展。”发言人说。
延伸阅读
【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邵琦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】当地时间8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。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,马克龙表示,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,法英两国将通过捍卫民主、法律和国际秩序来“拯救欧洲”。他还提到,要减少对中国和美国的“过度依赖”。路透社报道称,马克龙是英国2020年“脱欧”以来第一位受邀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欧洲领导人,他能在英国议会两院演讲实属罕见。欧盟动态网也认为,向英国议会两院发表讲话是一项极为罕见的荣誉,且马克龙此次演讲地点选在皇家画廊,听众规模虽然较小,但场地更加奢华庄重。
路透社称,这场演讲是马克龙英国行的核心活动之一。马克龙表示,作为欧洲仅有的两个核武国家,英法拥有这一地区主要的武装力量,军事预算合计占欧洲总量的40%,应共同、全面承担起维护欧洲安全的责任。英法相关工业合作必须迈上新台阶。他说,英法2010年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15年来成功为两国防务合作提供了框架。而如今面临“核大国”“不确定的盟友关系”以及俄乌冲突等威胁,必须显著深化英法军事合作。马克龙还表示,他将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,双方将更详细地讨论升级军事合作,明确承诺今后几年将两国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至3.5%,并携手在北约内部建立一个坚实的“欧洲支柱”,共同推动新的联合项目,提升相关工业协同水平,打造一个更独立、更强大的欧洲防务体系。除了防务合作,马克龙还表示,英法两国需要联手加强欧洲的影响力,特别是在移民、气候和贸易等领域。
除了谈合作,马克龙在演讲中还特别强调了团结和“独立性”。路透社报道称,马克龙表示,“英国选择离开欧盟,不等于脱离了欧洲。”他称英国在“脱欧”后,仍属于欧洲的一分子,法英两国关系源远流长,必须共同应对挑战。
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道称,马克龙还特别提到,英法两国应警惕对美国和中国的“过度依赖”,从而“降低经济和社会在这方面的风险”。“我们必须让英法两国摆脱对美国和中国的过度依赖,”马克龙声称,“如果我们仍依赖于中美两国,那我们的未来,乃至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会如何,是显而易见的。” 他说:“我们想要一个开放的世界,我们需要合作,但不是依赖。” 法国《世界报》评论称,相对于斯塔默与中国关系融洽,又始终坚持与美国的“特殊关系”、避免公开批评特朗普,马克龙的讲话内容显得十分“大胆”。同时,由于他此次的演讲风格严肃且篇幅冗长,几名英国议员甚至打起了瞌睡。
英国国王为马克龙夫妇举行宴会
据报道,在8日晚些时候,查尔斯三世国王在温莎城堡为马克龙夫妇举行了宴会,共有160位宾客出席,包括政界人士、外交官员等名人。美联社称,法国总统夫妇受到了英国最高规格的礼仪款待,这与2022年的冷淡关系截然不同——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曾称,对于英国而言,马克龙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,“尚无定论”。包括BBC、美联社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提到,除了丰富的菜品,宴会上还有一款名为“协约”的鸡尾酒——其名字源自1904年英法签订的《友好协约》。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,查尔斯三世在盛大的国宴上发表了讲话。查尔斯表示,“当我们在这个古老的地方用餐时,这里充满了我们共同的历史,请允许我为法国和我们的新关系举杯。不仅限于过去和现在,而且还有关未来的关系——不再仅仅是一种协约,现在还意味着友好”。此外,查尔斯称,两国面临“来自多个方向的复杂威胁”。“作为朋友和盟友,我们将共同面对这些挑战。”查尔斯说。
美联社9日称,马克龙与斯塔默当天在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会面。报道称,斯塔默和马克龙一直密切合作,为乌克兰争取支持,不过两人在对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上有所不同:马克龙更愿意挑战这位美国总统,而斯塔默则更为温和。英法两国一直带头推动为乌克兰组建国际维和部队,计划以欧洲的军队和装备以及美国的安全保障,为未来的停火提供支持。然而,特朗普对这一想法不太感兴趣,停火也依旧遥遥无期。
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